臺北盆地南緣地區,清代屬拳山堡,山脈綿延,靠近番界。深坑地區和拳山堡的其他地區(景美、木柵、新店、坪林、石碇)一樣,在清代都屬平埔族秀朗社所轄,他們是屬於漢人所謂的熟番。當漢人來到深坑開墾時,因此地屬秀朗社(或雷朗社)地,如欲開墾,必須先得到土目及番業戶的同意,並給予相當的代價,才能取得墾耕之權。早期漢人來萬順寮溪南開墾,大致是沿著寬約一百五十公尺到五百公尺的河岸平向東拓墾,其等高線高度為五十公尺。
先民之所以沿河拓墾,其原因之一是距離河岸近,取水灌溉均甚方便;此外深坑屬山區,交通不便,利用陸路交通倒不如水路來得便利,是以居住河邊取其近便。
目前所知,最早來深坑開墾的是許宗琴。其次開墾的中心為萬順寮。此一地名之起源,相傳於乾隆30年(西元1765年),因有泉州人張萬順開闢今萬順里一帶土地而得名。萬順寮地區,最初是由番業戶每年貼納隘糧四十八石。但因丁糧不敷,是以將溪南五莊以及山坑,出資工本,招佃同隘丁分墾,以資糧食。在高陽接掌後,將烏月等莊之田,每甲供粟三石,共一百五十餘石。萬順寮隘的設立,使得萬順寮地區墾務得以順利進行,也造成了後來溪南五庄的建庄。在溪北萬順寮地區墾務進行的同時,溪南的拓墾活動也已經展開,其過程更為艱辛,當大批安溪移民進入深坑地區時,他們首先到達萬順寮及大坑地區,向秀朗社番業戶繳出一筆費用,以獲得土地開墾權。而整個地區的開墾需要投入大批資金和人力,不是個人所能勝任,於是產生了開墾組織。
確定了深坑地區的墾拓主力,即吳、高、陳、張、潘、黃及番業戶韓敬元。之後阿柔、麻竹寮、烏月、旺躭、楓仔林,甚至溪北的土庫,都是以這七股為主力,從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(西元1790~1826年),完成了深坑的初墾。深坑區以舊之「深坑莊」得名。相傳清高宗20年(西元1755年),閩南大旱,泉州人許宗琴舉族渡海來此地墾拓,初名「簪纓」接著產生「番亂」。獨簪纓以地形易守而倖免,所以改名「深坑」,係本區四面環山,形似坑底,故名。日據時期稱「深坑庄」。臺灣光復後改為「深坑鄉」;民國99年12月25日改制為「新北市深坑區」。
先民之所以沿河拓墾,其原因之一是距離河岸近,取水灌溉均甚方便;此外深坑屬山區,交通不便,利用陸路交通倒不如水路來得便利,是以居住河邊取其近便。
目前所知,最早來深坑開墾的是許宗琴。其次開墾的中心為萬順寮。此一地名之起源,相傳於乾隆30年(西元1765年),因有泉州人張萬順開闢今萬順里一帶土地而得名。萬順寮地區,最初是由番業戶每年貼納隘糧四十八石。但因丁糧不敷,是以將溪南五莊以及山坑,出資工本,招佃同隘丁分墾,以資糧食。在高陽接掌後,將烏月等莊之田,每甲供粟三石,共一百五十餘石。萬順寮隘的設立,使得萬順寮地區墾務得以順利進行,也造成了後來溪南五庄的建庄。在溪北萬順寮地區墾務進行的同時,溪南的拓墾活動也已經展開,其過程更為艱辛,當大批安溪移民進入深坑地區時,他們首先到達萬順寮及大坑地區,向秀朗社番業戶繳出一筆費用,以獲得土地開墾權。而整個地區的開墾需要投入大批資金和人力,不是個人所能勝任,於是產生了開墾組織。
確定了深坑地區的墾拓主力,即吳、高、陳、張、潘、黃及番業戶韓敬元。之後阿柔、麻竹寮、烏月、旺躭、楓仔林,甚至溪北的土庫,都是以這七股為主力,從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(西元1790~1826年),完成了深坑的初墾。深坑區以舊之「深坑莊」得名。相傳清高宗20年(西元1755年),閩南大旱,泉州人許宗琴舉族渡海來此地墾拓,初名「簪纓」接著產生「番亂」。獨簪纓以地形易守而倖免,所以改名「深坑」,係本區四面環山,形似坑底,故名。日據時期稱「深坑庄」。臺灣光復後改為「深坑鄉」;民國99年12月25日改制為「新北市深坑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