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墾>>
深坑地名來自「深坑仔」,相傳早在清雍正年間(1722-1735年)已有漢人來此開墾,當時高、黃、陳姓等宗族自木柵溯景美溪北上,在深坑上岸開墾,與原住民經過多年衝突之後,漢人才將原住民納入管轄。
發展>>
深坑市街的形成最早為萬順寮街,至嘉慶(1796年)初年深坑街肆已然成形,當時景美溪水位高可行船,曾有一段很長的水運時期。深坑原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,但自先民在山地栽種染布重要原料-大菁後,深坑因此開始經濟發展。至日據(1895年)初期,便由茶葉取代,而茶葉更是影響深坑經濟發展的重大因素。
蛻變>>
日據(1895年)初期,陳秋菊與陳捷為北部抗日義軍主要領袖,在深坑率眾進行抗日活動,總督府基於治安考量以及當時深坑乃產茶大宗再加上交通地位重要,遂於明治34年(1901年)設深坑廳,至此,深坑儼然為臺北盆地東南之政治中心。由於抗日軍的逐漸消沈加上公路鐵道的建設,使深坑不再具重要交通地位,因而逐漸沒落,直至現在因豆腐、古厝才又成為觀光盛地。
珍惜>>
深坑經漢人二百年來的開墾與發展,經歷了繁盛、衰退與轉折再起的過程,拓荒先民雖已歸於塵土,但卻有不少當時開發的遺跡留存至今,供大家追索先民開闢的精神。深坑之所以為深坑,正是具有這些無可替代的特色,因此,小指南的誕生,除了紀錄深坑、提供大家遊玩的參考,更希望大家一起珍惜這些不會再生的文化歷史古蹟。
深坑地名來自「深坑仔」,相傳早在清雍正年間(1722-1735年)已有漢人來此開墾,當時高、黃、陳姓等宗族自木柵溯景美溪北上,在深坑上岸開墾,與原住民經過多年衝突之後,漢人才將原住民納入管轄。
發展>>
深坑市街的形成最早為萬順寮街,至嘉慶(1796年)初年深坑街肆已然成形,當時景美溪水位高可行船,曾有一段很長的水運時期。深坑原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,但自先民在山地栽種染布重要原料-大菁後,深坑因此開始經濟發展。至日據(1895年)初期,便由茶葉取代,而茶葉更是影響深坑經濟發展的重大因素。
蛻變>>
日據(1895年)初期,陳秋菊與陳捷為北部抗日義軍主要領袖,在深坑率眾進行抗日活動,總督府基於治安考量以及當時深坑乃產茶大宗再加上交通地位重要,遂於明治34年(1901年)設深坑廳,至此,深坑儼然為臺北盆地東南之政治中心。由於抗日軍的逐漸消沈加上公路鐵道的建設,使深坑不再具重要交通地位,因而逐漸沒落,直至現在因豆腐、古厝才又成為觀光盛地。
珍惜>>
深坑經漢人二百年來的開墾與發展,經歷了繁盛、衰退與轉折再起的過程,拓荒先民雖已歸於塵土,但卻有不少當時開發的遺跡留存至今,供大家追索先民開闢的精神。深坑之所以為深坑,正是具有這些無可替代的特色,因此,小指南的誕生,除了紀錄深坑、提供大家遊玩的參考,更希望大家一起珍惜這些不會再生的文化歷史古蹟。